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截图
针对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及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集中组织力量对静安、浦东等14个区45家企业销售的48个品牌80批次进口服装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检测,有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3.8%。检测项目包括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色牢度、起球、产品使用说明等15项。本次抽查不合格项目是pH值、纤维成分及含量2项,其中pH值是国家强制性标准。
一是pH值不合格,有1批次。上海蕾怡商贸有限公司浦东第一分公司在上海国金中心商场销售的标称由上海蕾怡商贸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
”牌西服外套(型号规格:检样:180/100A 备样:175/96A,款号:WD-JK0-25-006-U-NV),面料pH值实测为3.6(标准值应为4.0~9.0),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不符。该项目不合格,容易引起过敏、皮炎等症状。
二是纤维含量不合格,有2批次。如爱芙趣商贸(上海)有限公司黄浦第一分公司在来福士广场(黄浦)销售的标称由爱芙趣商贸(上海)有限公司生产(或供货)的“
”牌男装梭织长裤(型号规格:180/80A,款号:130P0560),大身纤维含量实测为棉89.1%、亚麻9.2%、氨纶1.7%(装饰物除外),企业明示为棉78%、亚麻纤维21%、氨纶1%(装饰物除外),企业标称与实测不符。纤维含量涉及纺织品是否货真价实,漏标或错标纤维含量,容易误导消费。
另外,本次抽查发现部分进口产品使用说明存在缺陷,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产品号型标准不正确;二是产品名称标注不规范;三是标注的执行标准已过期。
根据抽查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库存产品、在售产品进行全面清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主动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对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营者移送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对于使用说明不规范的经营者,通过专家标准解读的形式,开展质量帮扶。同时,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进口服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查看产品标识,合格的进口服装标识应包含原产地、销售商公司名称和地址、面料材质、安全类别、执行标准、规格、洗涤维护方法等信息。
二、应查看纤维含量标识,纤维含量标识应有中文说明,要标注纤维种类和含量。
三、应查看外观质量,并注意洗涤、储藏。看缝制是否整齐、配件是否牢固。对于贴身穿着的进口服装,初次使用前要先清洗。应按照洗唛上标注的洗涤要求进行洗涤。对于需要专业洗涤的进口服装,应到专业洗涤门店清洗打理。洗涤后应及时晾晒,保持干燥。干燥方式也要按照标注的要求干燥。对于含有羊毛、蚕丝的进口服装,储藏时要注意防霉防蛀。
附件: